中国腐败缘由考略

发布时间:2006-12-27浏览次数:383

 
 
      谈起反腐败的问题,我认为就象我们灭蚊子、苍蝇一样,必须先找到根源,才能有效的根治。
  新中国的共产党干部一直都清廉为人民服务,腐败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论起来,也就是80年代以后才有这样的现象。改革开放前的干部连人家送礼都不敢要,刚刚开始开放时的官员也不敢收人家的钱财,只是敢收别人送来的食物或小礼品。只是后来腐败才逐渐严重起来。腐败的流行有几个诱因:
  1.改革开放刚开始时,一切都是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那时社会生活条件最差的就是那些闲散人员和倒流回城的人员,这些人没有正当职业,只能从事小商小贩的行业。而这些小商贩的行业正好就是以后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小商贩们的经营都是在违规、不合法的景况下经营,他们一直都是冒着风险在做生意,因此法制观念淡薄。恰恰是生产体制改革,使得这些小商贩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很多人就产生错觉认为冒风险、不守法才能赚钱。加上当时的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忽视了思想教育(这就是邓比毛差很多的原因),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只要能赚钱就是好样的。
  2.打倒“四人帮”时,大量的揭发“四人帮”的腐败行为,这让很多为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员非常的迷茫,人生的理想也在政治斗争中消失了。阴差阳错,因为历史的原因,整批的共产党员对理想迷茫乃至破灭的状况没有人理睬,也得不到指点,就此形成了思想空白期。而这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从原来短缺的计划经济中转到了商品丰富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思想的空虚加剧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
  3.在文革中大量老干部平反重新掌权后,他们对于无端受牵连的子女心有愧疚,想给予子女们补偿,因此放松了对这些子女的管教。由此而产生了初步的官商结构,太子党的名词产生于哪个时代。上行下效,全民一起向“钱”看,也不顾什么理想和原则了。
  4.原来计划体制里官员的管理权力,由于有很多的规则,经常的开会,上下沟通方便,也重视检举,人们不敢随便滥用手中的权力。可是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化时,官员们的权力开始能够有机会谋私利了,因为在注重经济效益的社会条件里,官员们的权力没有什么监督机制,也不存在什么群众会,原来有效的监督检举机制也不奏效了(那时的监督权力机制主要是心理上的,最为有效的是开会,批评与自我批评)。
  5.多年的简单思维和性压抑造成了极度好奇的探索心理,丰富的物质、人性的抒发使得很多的人错以为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人们以纵情享乐,以满足自己欲望为生活主旨。思想的教育从极为严格转变为根本不管放任自流,人们思想认识退化到了低级的享乐阶段。国家、社会、环境、风气等等都是别人事,自己多赚钱才是主要的。思想教育跟不上导致思想转变使得官员们失去社会责任感是腐败的重要原因。
  6.官员的升迁是由上级决定的,因此官员们不怕下面的人有意见,关键是怎么取得上级的欢心。官员们腐败所损害的是社会和大众的利益,但就个案来讲与任何个人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人们犯不着去举报。官员们也就可大胆的贪污腐败,甚至出现了越腐败越升官这样的怪事。如改变此机制,加入民众意愿作为官员升迁的部分权重。可有效的限制官员们的腐败行为,促使他们转向为大众服务。
  权力没有受到限制和监督;又加上理想破灭没有救治;再加上复杂的经济转型环境;再有从稀缺经济转向商品丰富的市场经济体系,人们受到极大的物欲引诱。而又没有相应的思想教育机制,腐败由此而产生和扩散。
 
[稿源:光明观察  作者:辛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