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尽头是毁灭——刘铁男案件警示录

发布时间:2014-12-11浏览次数:26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10日宣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新华社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直接或通过其子刘德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3558万余元,被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今年9月24日,在公开审理的法庭上,刘铁男曾声泪俱下现身说法。

  在案件高潮迭起的背后,刘铁男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他如何从“辉煌”走向覆亡之路?本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索和启示?

  道貌岸然背后的“两面人生”

  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却包藏着一颗扭曲的心。在正与邪、利与义、公与私、情与法的博弈中,他被庸俗、腐朽的价值观引向不归路

  “我在产业政策方面卡得很严,咱国家的装备一定要走国产化道路……”判决前夕,刘铁男与记者对话时,一旦涉及他所熟知的产业政策问题,立刻滔滔不绝。此时,他颤抖的声音和加快的语速,无不流露出他内心的激动。

  可是,当记者把话题转到他的受贿问题时,刘铁男立刻变得犹疑不定,小心地过滤着话题。在事实面前,他承认自己的贪婪和私心:“我有两面人生。”

  “两面人生”的形成,源于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在他“正面人生”的词典里,写满了正义、廉洁、奉献,于是,他与多数业务型领导干部一样,展现了“玩命干工作”、“每天除了睡觉就在办公室待着”,甚至“严格按程序办事”、“谁叫吃饭都不去”的一面。但是,在个人利益至上的“负面人生”裹挟下,他“总觉得妻子受了委屈”、“想多帮帮儿子”、“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为填充个人欲望,他表现出狡黠、贪婪的一面。

  相比之下,他所谓的“正面人生”不过是一层虚伪的外壳。

  敲碎这个“壳”,刘铁男挖掘了深刻影响他价值观的根源。“我从小苦日子过怕了,内心对富裕生活有向往,虚荣心强,好面子,这是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

  1954年10月,刘铁男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他姐弟多,父亲原本工资不高,还要接济老家的兄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刘铁男在姐弟五人中排行老三,是家里的长子。为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小时候捡过煤核、菜帮子,砸过钢丝,帮母亲补花(出口纺织工艺品)挣钱。这种苦日子一方面激励他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在他内心深处,有着过富裕生活的欲望。特别是上初中时,一次迎接外宾活动深深地刺痛了他。“当时我们在长安街列队迎宾,开始我作为学生干部站在第一排,但外交礼仪人员检查时,因我穿着带补丁的白汗衫,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我调到最后一排。”刘铁男说,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觉得穷就没人看得起,就会被人轻易伤害,就没有地位,就没有尊严,虚荣、好面子的思想开始在他内心深处滋生,以后入团、入党、走上领导岗位,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一直像影子似的跟着他,并对他以后所犯错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思想深处,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意识在一定时期促使他努力工作,拼命追求职务的升迁。他的吃苦、能干也得到组织认可,多次赢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到国家计委工作。在此后的30年间,刘铁男经历了多个岗位,由国家计委原材料局的一般干部升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司长,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体制组组长。

  2007年1月,刘铁男被提升至副部长级,出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此时,他刚过知天命之年,可谓人生得意。之后,他的事业仍然步步上升。2008年3月,刘铁男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0年12月,出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然而,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到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刘铁男的思想改造却停止不前甚至退化,一步步滑向低谷。更为可悲的是,他还把自己错误的价值观当成人生成功经验传授给儿子刘德成。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每次我爸骑车带我去奶奶家的时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跟我说这样近,做人要学会走捷径。每次在路上我爸都会教导我,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让他找到了一条最便捷的成功之路,这就是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手中的权力攫取金钱。于是,随着刘铁男官越做越大,刘德成钱越挣越多。欲壑难填终成空。对于父子二人的悲剧,与其说“儿子坑爹”,不如说父亲“坑”了儿子。

  “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我们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刘铁男父子的违纪违法行为暴露后,儿子如梦初醒。

  欲望过多,什么都想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既想对外保持一个坚持原则、清廉正直的形象,又在私下里放纵自己的欲望。“一心多用,颠倒梦想的日子让我活得很不真实,也很累,到头来毁了身体,害了自己,害了儿子,害了妻子,更给组织造成了恶劣影响。”在矛盾和扭曲中挣扎的刘铁男终于扯下了那张沉重的面具。

  刘铁男的“两面人生”警示我们:随着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权力,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才能让正念占据心灵高地。

  党性不纯导致利令智昏

  虚妄自大的背后,是党性原则的丢失,是对党纪国法失去敬畏之心。如果说党性意识丧失是他以权谋私的根源,无视法纪、毫无戒惧之心则是他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必然

  刘铁男在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工作30年。先后在原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原材料局、综合司、机关党委、办公厅、预测司、产业发展司、工业司、东北办、能源局工作过,并在一些专业性强、审批事项重的司局当过“一把手”。对于组织的培养,他非但没有珍惜,反而将个人经历视为骄傲的资本;对于组织的信任,他非但没有牢记党的宗旨、原则,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

  他自认为业务全面,专业熟悉,逐渐滋生了自满情绪。在工作中,刘铁男更多看到的是自己的优点,不能也不愿意审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这种无知的自负使自己其实变得很呆傻,明明是问题积累成堆,但自己却认为很完美,把自己看成是一朵花。”遗憾的是,刘铁男认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在接受组织调查。

  而他在发改委大院里,留下的永远是那个傲慢自负甚至有点无理的形象。

  “骄娇二气十足。”在与刘铁男共事多年的同事眼里,刘铁男有点像“精神贵族”。平时追崇“倒背手,踱方步,穿布鞋,晃脑袋”的形象,言行中,常把在国家发改委工作当成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地方发改委领导见他一面都很难。有一次,一位地方发改委主任前来汇报工作,话还没说完,就被他从办公室里给轰了出去,气得这位同志一直到退休后都对刘铁男颇有微词。

  见刘铁男难不仅是地方同志的感觉,“我们想见他也经常被秘书挡驾。”一位发改委的司长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这样做是他的意思,还是秘书的意思。

  脱离干部群众,让刘铁男长期听不到真实的意见,看不到自身的问题,以至于他自我评价很高。在这种虚妄的状态下,他由自信到自恋,由自恋到自大,由自大到狂妄,以致在他的潜意识里,党性对他是空谈、法纪没有他高明。当家庭利益、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掩耳盗铃式的聪明。

  如果说党性意识丧失是刘铁男以权谋私的根源,无视法纪则是他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必然。

  刘铁男是以身试纪、试法的典型。他明知儿子刘德成既无本钱又无能力,却把儿子介绍给有求于自己的私企老板,让人“带带”儿子做生意。“此举背后,隐含着以表面合法的形式达到向其父子输送利益的目的。”中央纪委专案组人员的剖析一针见血:刘铁男实际上是通过控制审批进度谋利,形成“拖—要—批”三部曲依次上演,完成权钱交易过程。在这一点上,刘铁男、私企老板、刘铁男之子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为与儿子挣的钱“撇开关系”,刘铁男采取了“鸵鸟政策”——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子里。儿子生意上的事他一概不管、不问、不听、“不知道”,企图给日后逃避法律责任提供托词。

  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出资为刘德成成立公司,并以虚构贸易等形式送钱给刘德成。给刘德成利益就是想让刘铁男在审批项目时对自己的企业予以关照,他当然想告诉刘铁男了。有一次,在刘铁男的办公室,就他们二人在场,邱某看准时机说:“我帮德成成立了一家公司,做了两单化纤原料的贸易,效益不错,赚了些小钱。”当邱正要说具体情况时,刘铁男向他一摆手,做了个停止的手势,说:“生意上的这些事你不要和我说。”以后每次都如此,邱某也就知趣地打住了这个话题。

  “老子台前办事,儿子幕后收钱”,刘铁男处心积虑演绎的这个“父子二人转”,给刘铁男带来的安全底线是,“充其量也就是违纪”,事实却没能让刘铁男的如意算盘得逞,最终他没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违纪意味着离违法不远了,明知违纪还要去做,肯定会违法。”刘铁男用人生最为宝贵的政治生命换来了这个沉痛的教训。

  刘铁男的利令智昏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自然也就不可能正确对待组织,就会阳奉阴违,就会不忠诚;不能坚持党性原则,也就不可能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就会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难以做到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能敬畏法纪,也就不可能坚持底线操守,就会忘本失性、非法乱为。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就会多一些自律、少一些自大;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放纵。

  防线失守被不法商人“围猎”

  金钱利诱麻醉了他的警戒意识,致使其防线大开。他被老板们“围猎”的同时,也成了法律猎杀的对象

  刘铁男受贿案涉及多名民营企业老板,经济转型期官商勾连、权钱交易的腐败特点明显,这再次引发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如何抵御诱惑、洁身自好的思考。

  在自律意识方面,刘铁男又一次表现出矛盾性。采访过程中,刘铁男几次表示,一直认为自己抵御能力强、办事坚持原则,对有求于自己的人不给接近的机会,因此觉得自己不会出问题。

  “我们这个位置很危险,非常危险。”有时,刘铁男似乎有着异常清醒的自警意识。“比如,一听说你搬家,立刻就有人扑上了,要给你送红木家具等等,这么贵重谁敢要啊。”

  但是,花费100多万元为自己的房子装修和购置家具时,就是他通过下属主动要求私企老板邱某全权代办的。

  那么,刘铁男的防线是如何被攻破的,相关行贿人又是如何取得他信任的呢?

  刘铁男的违纪违法事实,均是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企业项目通过国家备案、核准、审批提供帮助。在主要涉及的行贿人中,大多是通过关系人介绍,接触上刘铁男后,择机送上“礼金”、“物品”,以达到日后请托目的。因为中间这层“关系”,刘铁男一方面觉得可靠,另一方面觉得不好推辞,然而,“礼金”收下,岂有不帮忙之理。山东某民营企业董事长宋某的贿金就是这样塞到了刘铁男手中。

  2002年上半年,为了拉近与时任国家计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刘铁男的关系,使自己企业申报的铝合金项目获得支持,宋某通过他人请刘铁男一起吃饭。饭后,宋某递给刘铁男一个袋子,说:“这次来也没带什么东西,给你买了件衣服。”刘铁男推辞了一下,见袋子里放的是个衬衫,就拎上袋子上车了。回到家打开盒子一看,衣服里面夹着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2万元钱。“当时想退回去,但还是心存侥幸。”尽管这笔钱让刘铁男“收得哆里哆嗦”,却向行贿人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此人可攻。

  有一就有二,而且,第二次往往比第一次来得更加直接、猛烈。

  在宋某多次邀请下,2003年8月的一天,刘铁男来到其企业考察。回京前,宋某来到刘铁男房间送行,临走时,宋拿出一个信封塞到他行李包里,“我们也没给你准备什么礼物,这是2万元钱,你自己买点东西吧。”刘铁男推辞不要,宋还是把钱放进他的行李包里。

  刘铁男很清楚这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对自身的威胁,内心也对这种“一手交钱,一手办事”的方式感到排斥。精明的老板们马上就猜透了他的心事,自然也想到了能够让他更为心安理得接受贿赂的好办法。于是,后期刘铁男收受的贿赂中,都出现了他儿子刘德成的身影。

  “攻城先攻心”,而刘铁男最大的心病莫过于爱子刘德成的人生幸福了。深谙商场攻略的老板们很快找到了刘铁男的这根软肋。正是抓住了刘铁男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老板们纷纷通过向刘德成输送利益,达成与刘铁男的权钱交易。

  听说刘德成去加拿大留学,一些民企老板就一路护送、鞍前马后,把初离家门的刘德成安顿得妥妥帖帖。刘德成在加留学期间的求学、转学、生活诸事,总有老板为其提供各种便利。刘德成回国后,各路人马又乐意“带着”刘德成合伙开公司、做生意。

  在刘铁男受贿案中,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也是刘铁男最信任的一位。邱正是抓住了刘德成这个“棋子”,让初识他不久的刘铁男很快成为自己的俘虏。

  2006年上半年的一天,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通过关系介绍,来到刘铁男办公室,请其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随后二人聊起家常。邱早知刘铁男儿子在外留学,便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几分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留下名片就离开了。

  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

  邱某的用意刘铁男并非不清楚,私欲作祟的刘铁男已被亲情和利益冲昏头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与老板们一拍即合。

  2006年上半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后经刘德成同意,邱将上述款项中的900万元投入股市并安排公司员工炒股获利1500万余元。后又应刘德成要求,邱从公司账户支付1500万余元为刘德成购置豪华轿车和别墅。

  2005年间,北京一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某出资成立一家4S汽车店,并口头约定送给刘德成30%股份。2007年6月,刘德成向张某提出“退股”,张某先后向刘德成支付人民币共计1000万元,“回购”了刘德成持有的该4S店30%股份。

  ……

  如果说手握重权的刘铁男被老板们当成一个“捕猎”的目标,其子刘德成则被当成一个接近目标的“老虎机”,通过向其不断“投币”而打开捕获权力的通道。

  2005年至2011年,刘铁男利用其担任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孙某公司PX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核准提供了帮助,为张某申请设立4S汽车店提供了间接帮助,为某汽车企业个别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提供了帮助,为浙江某企业出资成立的石化公司及相关PTA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和开展前期工作提供了帮助。

  案发后,刘铁男的警觉意识“复苏”了,他再次认识了以前的“老朋友”:“他们之所以出手大方,帮刘德成经商挣钱,绝不是看中了刘德成的素质以及和刘德成的交情,而是看中了在他身后作为父亲的我及所处的位置,可以给这些老板们带来更大的利益和回报。”

  抑或,刘铁男的头脑从来都没有糊涂过,只是,他被亲情所累、为利益所惑,在侥幸和自我麻醉中,失去了抵御能力。

  刘铁男与商人勾肩搭背警示我们:权力与金钱勾连,必定导致腐败。不管权钱交易演变出多少花样,披上多么合法的外衣,在法纪面前不过是欲盖弥彰。面对名目繁多的金钱诱惑,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打法律的“擦边球”;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麻痹,让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欺欺人,与人“方便”的同时为自己挖下陷阱。

  完善体制强化监督的反思

  沉痛的教训,促使我们对一些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特别是对权力监督问题进行反思,以期通过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权力,一旦失去监督,犹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刘铁男腐败案的发生,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价值沦陷和无尽贪欲,也折射出权力制约与监督问题。而监督的缺位,又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权力集中、审批事项多、自由裁量权大等问题密切相关。

  刘铁男工作过的国家发改委,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掌握着项目审批、资源配置、政策规划、定调价费等多方面权力。因为这些权力事关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因而权力部门、连同执掌权力的关键岗位人员成为地方政府、企业攀附的对象。

  “有些地方、企业对审批项目十分看重。什么时候批,能不能批,早批还是晚批,都深刻影响着地方和企业利益。”国家能源局工作人员说出了其中之所以被追捧的原因。

  以化工项目为例,“别的企业项目先期获得发改委审批,意味着先期占领市场并先产生效益,等你的企业几年以后按部就班审批下来,往往已经失去市场的最佳机遇,再投产就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甚至投产之日便是亏本之时。”一位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向记者道出了项目早审批与晚审批的巨大利益差别。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这并非意味着取消或忽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国家发改委,通过行政审批适度控制项目建设节奏、速度及规模,可起到控制总量平衡、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审批与否、审批快慢、审批多少的自由裁量权较大,权力一旦失去监督,运行失去制度规范,极容易发生权钱交易。

  个人自由裁量的空间究竟在哪里?“从程序上看,所有审批项目要出发改委的大门,必须符合程序,上报的要件要齐备,还要经过发改委主任办公会通过。”发改委工作人员认为,即使经过了这些既定程序,有时也难以发现项目审批背后暗藏的腐败。

  何况,刘铁男从科员做起,直至最后提升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在发改委系统深耕30年,对多个领域工作都很熟悉,这使他能够发现并利用制度的漏洞为自己谋利。

  国家发改委在对刘铁男案进行剖析时,深刻指出了自身在权力运行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权力行使不够公开透明,对外项目审批各个环节不公开、不透明,缺乏社会监督,对内科学民主决策发挥不够。监督乏力,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监督脱离业务,游离于权力运行之外,且形式落后,多以事后监督为主,仅看流程和形式难以发现项目审批背后的权钱交易。

  为此,国家发改委党组表示,要通过查找体制机制和工作制度、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改进作风,把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做扎实。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组表示,将督促加强过程监管,实现项目审批、政府定价、债券发行、资源配置等行政审批事项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技术层面,将电子监察系统嵌入电子政务平台,对重点岗位、高风险岗位权力运行实行网上留痕,实施同步监督与可追溯监督。

  刘铁男案还暴露出制度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内的制度规定,早就明令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其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子女、配偶谋取利益,特别是禁止在本人管辖的业务范围内允许子女、配偶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等活动。然而,如何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防止其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仍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央纪委专案组人员认为,刘铁男案件同样对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新形势下,腐败问题已由浅层次的本人直接受贿,转型为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办案思维中跳跃出来,在关注传统直接受贿形式的同时,要以宽广的思维,透过子女、亲属经商谋利问题的表象,洞察官员滥权贪腐的实质。”专案组人员认为,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作用,要加大对非法所得和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力度,在实现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的同时,还要凸显经济效果,真正实现“让腐败分子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及”。

  刘铁男案件的查处,对于当下正在深入推进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随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腐败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挤压。

  刘铁男腐败案件警示我们:刘铁男的悲剧不仅属于他个人和家庭,更对党和国家及社会造成伤害。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信任,他本应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为国家尽责,但却沦为人民的罪人,也让组织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刘铁男案对党的危害更在于,破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据此,我们除了对刘铁男案暴露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修正外,还应引以为戒,时时检省自身,带头廉洁从政,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记者 滕抒 白广磊 特约通讯员 钟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