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论

发布时间:2006-10-09浏览次数:407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外反贪廉政的经验,结合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客观实际,研究和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腐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制定新形势下深入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腐败的含义和实质
      (1)腐败的内涵
      一般来说,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构成腐败的内涵通常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腐败的主体,即与权力相联系的个人和组织;二是腐败的行为,即以权力被滥用为特征的社会行为;三是腐败的客体(后果),即受到损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三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构成了腐败的本质内涵。
      (2)腐败的外延
      揭示腐败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适用范围。
      确定权力被滥用的适用范围,必须确认一种社会行为的本质属性,即构成这种行为的政治腐败性。
      确定权力被滥用的适用范围,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腐败的政治态度。
      确定权力被滥用的适用范围,必须兼顾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背景。
     (3)腐败的实质
     指腐败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的权力蜕变现象的主要特征是:权力官僚化;权力商品化;权力特殊化。
      2、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1)腐败产生的一般原因
      腐败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客观上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和心理诸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通常产生腐败现象的最基本的原因有: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产物;
      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腐败现象往往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伴生物;
      思想道德文化领域中的金钱拜物教和权力拜物教,往往是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诱因。
      (2)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特殊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腐败现象,其原因主要有:
      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影响将长期存在,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对外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功,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成为一些人发生腐化的重要诱因;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长,是腐败得以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利己性、损他性、反社会性、隐蔽性、传染性、顽固性、和可控性等共同特征。在我国,腐败现象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双重转换时期的特有现象。其主要特征有:
      由于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许多社会行为尚未通过法制形式得以严密规范,腐败现象具有易发性。
      在改革时期,腐败活动往往借改革之名滋长蔓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腐败活动往往选择经济领域中供需矛盾突出的环节作为其钻营舞弊的场所,带有一定的聚集性。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领域及表现形式,会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转换和变化,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3、反腐败的性质任务和意义
      (1)反腐败的性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关系到四化大业的成败。
      (2)反腐败的任务
      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但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角度来讲,主要任务是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二是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包括纠正不正之风。
     (3)反腐败的意义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战略性措施。
      4、反腐败的思路和对策
      (1)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的思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2)把廉政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是新时期深入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经之途
      (3)建立有效约束滥用权力的机制是防范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基本举措
      (4)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是保证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开展的基础环节
      (5)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