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难却”也要却

发布时间:2006-03-02浏览次数:254

 

眼下,在说到做人难、难做人时 ,一些人总会说这样一句话 :“盛情难却 , 只好随大流跟着走。”

的确 , 在有的地方好像干什么事情都要祝贺、要热闹、 要请客送礼。不要说婚丧嫁娶 , 就是哪位入党提干、乔迁新喜、 工作调动、职务提升、过生日都要发帖子 , 摆宴席。如此盛情之下 , 许多人难以应付 , 叫苦不迭。一般的人一年在这方面要花几百元、几千元 , 有些要花上万元。问题是在这种 “盛情风”下 , 鱼龙混杂 , 庸俗风、行贿受贿风乘机刮起 , 刮得不少人怨声载道 , 刮得不少人晕头转向 , 甚至跌进了腐败的深渊。难怪人们说 , 盛情是个好东西 , 盛情也是个坏东西 , 有些就是诱饵、毒药、陷阱。 有些人在盛情之下 , 以售其奸 , 应当警惕。

这些“盛情”的盛行 , 危害我们党的肌体 , 腐蚀人们的灵魂 , 败坏社会风气。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 , 当然也有为了集体、单位的生存发展 , 在盛情面前如果“却”的话 , 怕伤了感情 , 断了生路、财路和权路。盛情在别有用心人的包装下 , 冠冕堂皇 , 使人为之动容动情 , 弄不好就会被这种盛情所裹挟、所俘虏。比如 , 有的贪官开始对这种盛情也有所警惕和抵制 , 但当盛情多了 , 多到投其所好时 , 就栽倒在盛情的“石榴裙”下。有者对好赌的盛情以豪赌 , 对好色的盛情以美女 , 对好字画古董的盛情以名字画、名古董。这些诱饵弄得有的人自愿上钩 , 因而步入歧 途。

看来 , 对盛情要加以分析 , 该“却”的要坚决“却”。同时也要看到 , 盛情未必难却 , 问题是要看人的品格和态度。周恩来总理对家乡官员盛情送的土特产 , 一律以钱相还 , 由于他对盛情的处理有情有理 , 所以家乡人后来就不送了。党员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对爱人收人家赠送的一条围巾也要“小题大做”, 坚决送回。 此类美谈佳话 , 很值得党员干部借鉴。(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