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佳节话廉政

发布时间:2006-03-02浏览次数:384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自古就有送礼的风俗,逢年过节,更是走亲访友、叙旧谈心、联络感情的好日子。元旦、春节将至,笔者却想谈谈过节话廉这一问题。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老调重提,也许有人认为是小题大做,也许有人不屑一顾甚至心生厌烦。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常的朋友聚会、走亲访友,无可厚非。但人们担心的是,有些人借着节日中浓浓的人情往来,怀揣不良动机和目的,公款吃、喝、送、请,花公家钱交私情办私事,给国家集体造成浪费,给社会风气造成污染。因为节日的温情会把这股歪风的性质同化到正常的人情交往轨道上,表面上情意十足、含蓄斯文,甚至无法拒绝。因此,节日期间的吃喝风、送礼风如不引起高度重视,狠刹猛纠,危害更大。

领导干部是一特殊的群体,是有着公权和特殊职责在身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带头廉洁自律是起码的为官之德。领导干部做得怎样,对于一个单位的风气养成至关重要。因此,临近佳节早点提个醒,决非小题大做、可有可无的事。逢佳节话廉政,并非是要领导干部不讲亲情,不能交往,而是在与人交往时必须讲尺度、守原则、受限制,重形象,切忌不讲原则、失控失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上,起不到好的带头作用,让老百姓戳脊梁骨。说实在的,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干部无意八面玲珑,不愿为应酬所困,为人情所累;我们也相信,一顿饭、一张卡,对于大多数干部来说,可有可无,甚至吃了收了反而不落肃静。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小节,对于群众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对自身形象又会造成多大损害。更何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个人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与干部“联络感情”。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决不可等闲视之,务必慎重对待。笔者认为,对领导干部来讲,每一个年节,也是一种考验,一次教育。通过一次节日,可以见识许多事情,思考很多问题。领导干部应该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同时,自觉做到“每逢佳节倍思民”“每逢佳节倍思廉”。只要广大领导干部都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从自身做起,就会过一个踏实、清净、开心的节日,就会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

对于新的一年,老百姓有着良好的愿望和期盼,希望一年一度的佳节祥和些、欢乐些、丰裕些,更希望佳节能恬淡些、平静些、清廉些。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千万别让公款吃喝送礼的歪风煞了节日风景,坏了百姓心情,伤了干群感情。

(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