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与立行,对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一不可。言为心声,作为一个领导者,立言十分重要。立言不仅是个人思想观点的表白,而且是动员群众、指导实践的重要方式。但是立言要立真言、实言,要按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任务、奋斗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使群众听了看了感到可亲、可信、可行,而不能搞千部一腔的“穿靴戴帽”,无的放矢的“坐而论道”、大而化之的“空洞说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深入群众,掌握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使立言既能反映客观实际,又能代表群众的利益。
但是,立言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使“言”见之于“行”,使“行”见之于“效”。对于领导者来说,广大群众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从这个意义上说,“立行”比“立言”更为重要。所谓立行,即躬身实践,也就是从我做起,以身作则。要克服领导干部只管开会部署、宏观指导、动口不动手的不良积习。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群众和普通党员,很重要的一条就体现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古人讲“身教重于言教”,现在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法不同,道理一样。各级领导应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求,“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廉政建设方面,更要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立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者要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具体、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帮助群众解决看似小事实则是民生所依、民心所系的大事。
为政之要,贵在务实。这个“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获得实效。
立言与立行,一“虚”一“实”,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哲学上看,立言与立行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如果说,立言是立行的先导,那么,立行就是立言的检验。没有立言的立行是盲干,没有立行的立言是空谈,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立言不仅可以对立行起指导作用,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但立言毕竟属于思想、理论的层面。一方面,它自己不能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它不可能对客观世界发生实在的影响。所以,立言必须落实到立行中去,即通过立行来检验自己的正确与否。现在,党的大政方针已定,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头去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变成自己的具体行动。
(摘自《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