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吃亏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人随。”其中道理耐人寻味。
党员干部肯吃亏、敢吃亏,其实是为了党的事业“不吃亏”。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执政50多年来,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安危与祖国需要发生矛盾时肯“吃亏”、愿“吃亏”的党员干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如此,他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鞠躬尽瘁,赢得了三湘人民的赞誉。退休返回故乡的某军区副司令员李守发也如此,他贴钱赔物带领群众开垦荒山种果树,他的“吃亏”换来了村民人均收入从500元增加到2850元。
相反,如果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事事计较,患得患失,甚至与民争利,到头来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失,个人吃大亏的事例也非鲜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麦崇楷因贪心太重,不仅自己收受贿赂,而且把妻儿推倒前台充当“贿托”,用他儿子的话说:“我们全家都在吃法院。”最终罪行败露,沦为阶下囚。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劳德容,自恃“深能源集团是自己建的”,“总觉得自己付出的与得到的不相称”,而不肯“吃亏”,疯狂敛财,最终吃了个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大亏”。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候,就应当牢记党章上关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告诫,并将其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何况,眼下党员干部的经济条件并不比下岗职工和广大农民差,想想为今天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先烈,我们在经济或待遇上“吃点亏”,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时常为个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的领导干部,不防多想想“吃亏是福”的道理,这对荡涤名利思想、平和浮躁心态会大有裨益。
(真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