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人只有一张脸,这是无庸置疑的。倘若一个头颅上再现几副面孔,或是嬉笑,或是愤怒,或是阴沉,或是狰狞,显然就是一个十分难看的怪物了。
我常琢磨,“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一点儿没错。人为婴儿时几乎都是一个模样,刚出娘胎,一张嘴脸,尽管还是皱皱巴巴没长开,似乎难以辨认出“你、我、他”,却都流露出一种自然的赤裸裸的感情,啼哭就是啼哭,欢笑就是欢笑,天真无邪,纯洁如玉,没有一丝一缕的人为伪装,真好,真美,真实。
然而,人毕竟还是要变化的。躯体升高,头脑复杂,虽然仍是那张脸儿挂在上面,但已全面地舒展光亮起来,一喜一怒,一冷一热,一哭一笑,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就大不一样。诚然,席怒哀乐,溢于言表,这是人之常态。即使是“出嫁姑娘哭当笑,落第举子笑当哭”的反常现象,绕来绕去也还算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宣泄。那哭,那笑,尽管非常别扭,仍在情理之中。
闲暇无事,细细想来,觉得有些人确实就不止一张脸儿。对上与对下不同,台前与台后有异,白天与夜里相反,眨眼之间就会变换一幅面孔,有时“阴”,有时“阳”,怎么琢磨也不能透亮。不信,你不妨仔细瞧一瞧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脸儿说变就变:对上,满面媚笑,阿谀奉承,简直就是一个“奴才”;对下,横眉冷目,惟我独尊。俨然就是一个“老爷”;台前,大唱高调,慷慨激昂,似乎就是一个“清官”;台后,以权谋私,欺世盗名,不过就是一个“小人”;白天,衣冠楚楚,一本正经,好象是一个“君子”;夜里,酒绿灯红,偷鸡摸狗,实在乃一名“无赖”。为人如此多变,究竟几多面孔,确是一个糊里糊涂、说不清楚的未知数了。
好好的一个神气十足的人,仅仅为了获取名利而变换“阴阳脸”,那就难免可怜可憎了。戳穿了,对下“阴脸”,口大气粗,无非是要耍耍“老爷”的威风,摆摆派头,抬抬身价,显示一下有权有势的地位;对上“阳脸”,低声下气,无非是要表表“属下”的虔诚,拍马溜须,投其所好,借机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所以,如此变脸,必遭唾弃。
其实,人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是同志就是朋友,不是父老就是乡亲,应当始终以一幅诚实的面孔出现,一喜一怒,一冷一热,都要实实在在顺其自然,大可不必一会儿“阴”来一会儿“阳”,因人而异,虚伪至极。这样,即使是一时心里不痛快,大发雷霆,骂爹骂娘,大家伙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
美好大都源于自然,任何掩饰、伪装、做作都会走向反面。古时候,西施漂亮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天生一幅自然和谐的美貌,即使疾病缠身时展示出来,捧心、蹙眉、一颦、一笑,总是自然表露,更加光彩照人,为后人留下一个非常完美的偶像。东施不识好歹,偏要勉强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结果闹出了一场千古笑话。我倒以为,东施未必真的丑陋不堪,瞧顺眼了,也不逊色,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问题可能就出在打破自然,装腔作势,愣是变换一幅不是“自我”的面孔,颦不象颦,笑不象笑,自己把自己搞得不伦不类,显然一下子变得难看极了,不仅要让世人笑得满地找牙,而且也使后代感到害臊脸红。
人只有一张脸,何必多变惹人烦?
(真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