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慎独”

发布时间:2006-03-02浏览次数:352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古人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它强调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要求在那些看不见的和细微的小事情上做到固本守节,清正廉明。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慎独”,非常值得提倡。

据报载,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查结的案件13万多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13万多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146人,地厅级干部331人,省部级干部2人。从86名原是领导干部的犯罪分子的反省材料看,他们无一例外地承认自己之所以走上违法的道路,沦为犯罪分子,和平时不注意道德修养锻炼,尤其是在特殊的环境中,没有做到“慎独”有关。

慎独,关键是一个“独”。“独”是一种无人监督的特殊环境条件,在这种监督的“真空状态”,个人的道德修养就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往往“独”处的情况比较多。送礼行贿,往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和环境中进行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个人修养,往往就会难以自持,跌进违法犯罪的泥坑。

慎独方能立德。慎独之根本,在正身、正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重视慎独修养,从小事着眼,从自己做起,这是防止腐败,避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重要方面。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经指出,每一个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