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有人说,一个不大读书的人,他即便拜将封侯、锦衣玉食,他的人生亦是不够丰富多彩的,因为他的心灵生活是单调的,因为他不曾享受过绝对的、远远大于他实际阅历的书中风光。我信以为然。
“热闹”两字人皆向往,但“热闹”有不同形式,“热闹”的对应词是“宁静”。读书这种宁静的状态,恰是心灵的最热闹。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读书人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境,将诱惑统统拒之门外,才可以分享书籍给予的热闹。
而今,对于读书人来说,诱惑形形色色,委实太多。一些人听了易中天的《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就再懒得去翻原著,再懒得去做深层次的参悟,再懒得去享受本该有的另一番热闹。难怪有人揶揄:现在能体会到读书这种别开生面的热闹乐趣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了读书的宁静心境,于是,易中天、于丹便呼之欲出。这不无一定道理。
诱惑对于人们的读书热情,就像“高科技”时代之于年轻人的记忆力一样。随着移动和便携式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当今一代年轻人记忆简单事物的能力明显下降。据英国研究人员对3000人进行两个星期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称,他们记不住固定电话号码;有三分之二的人不能记住3个以上朋友以及家人的生日。读书亦然,在诱惑多多面前,假若人们做了诱惑的俘虏,读书的热情骤减,又怎能期望他们安静读书而作出深入思考,以至去背诵名句、名段、名篇而激活自我灵感呢?如此,则所谓努力试图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眺望远方,让思想抻长,心长高,生命之源得以丰富而厚实,不也是一句空话吗?
自然,我们不应强迫人们将读书作为唯一的选择,尤其在如今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陈:“千万人争相抢读一本书、几万字的手抄本小说流传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场景……怀念那个年代,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给了作家很高的地位,而是整个社会对于阅读的诚恳和郑重……文学不再受宠,其实是虚热散去之后处于它应有的位置上。也许文学现在才是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它与其他行业应该是平等的。”铁凝的话,很中肯,其实文学如此,其他领域的创作亦是一样。但须说明的是,不强迫人们将读书作为唯一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因此而不读书,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读书可以像对待其他娱乐一样随心所欲、草率应付。
时代不同了,传媒发达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尤其是互联网分流了许多年轻读者,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网络阅读能代替图书阅读吗?需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比黄金更贵重的,永远是知识。书籍仍是人类文明智慧最主要的载体,而读书是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主要途径。只有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一个民族的强大,也是与读书密不可分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就是最喜欢读书的民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读书人,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
对每个人而言,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怎样读书,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但既读书,就须将诱惑拒之门外,尤其有能力的人,还要尽量避免快餐化的阅读,避免跟风式的阅读。比如读经典之书,须是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读,单刀直入,取法乎上,唯此才能直截根源,探骊得珠。
王蒙曾说:“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网络上看一看是为了接触一下,一看这个书确实值得看,他就去买。相反,一看,北京话叫‘臭大粪’,他就不去买了。因此,网络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并不存在想象中的尖锐矛盾,也并不能互相代替。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为有网络就不去买书,不去读书,同样一个爱浏览网络的人,如果他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认识的基础,他也照样会去买书。”是的,我也始终相信,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也必是一个能自觉将诱惑拒之门外的人。(赵畅)